10月1号起,货代停止买单出口!跨境卖家该如何应对?
正穗财税一站式企业服务平台
7月7日,国家税务总局一纸《关于优化企业所得税预缴纳税申报有关事项的公告》(以下简称17号文),引发众多跨境卖家的高度关注及焦虑。
买单出口必须申报真实货主信息!新规将于2025年10月1日起正式实施,届时企业需按新规申报7~9月的税款。
过去很多跨境电商卖家图省事,或者因采购前端拿不到发票,把货物直接丢给货代通过“买单”出口出去。现在政策一落地,这种操作彻底行不通了。
一 买单出口需申报真实货主信息!
17号文第七条原文:
以代理(含外贸综合服务等方式)代理出口货物的企业,在预缴申报时应同步报送实际委托出口方基础信息和出口金额情况(附件2)。
企业未准确报送实际委托出口方基础信息和出口金额的,应作为自营方式,由该企业承担相应出口金额应申报缴纳的企业所得税。实际委托出口方是指出口货物的实际生产销售单位。
大白话翻译:
代理出口企业,在预缴企业所得税申报时,必须如实报送真实货主信息(含公司名、纳税识别号、出口报关单号、出口金额);要是漏报或者瞒报,这批货就会算成代理企业自己出口的,对应收入的税款得由代理企业交。
货出口了就应该计收入,买单出口是你借别人的抬头把货出出去了,正常抬头企业的账上必须体现“买货-出口-收钱”完整链条。
但实际是货代就赚你个代理费,没有退税也没有收汇,因此不会做收入申报,等出口抬头卖够一定额度之后就直接注销公司。
你不计收入,钱则是你通过比如paypal、WF、P卡等第三方支付工具回到自己本人或亲朋好友的个人卡上;货代也不计收入,税源是不是就流失了?找企业,企业说我没出口啊;找货代,货代说我就赚了跑腿费,这货又不是我的,钱也不是我赚的。
新规用“要么报真实货主信息、要么代理自己缴税”的二选一约束,从根上堵“没人缴税”的漏洞,让相关方没法再甩锅。税局希望通过穿透式监管达到3个目的:
1、可追溯:明确货物是谁的?
2、可归责:出了问题找谁担责?
3、可征税:确保“税款应收尽收”!
二 什么是买单出口和双清包税?
1、买单报关
简单来说就是“你的货用别人公司的抬头以及通关单证进行报关出口”。
比如你是个亚马逊卖家,采购前端拿不到发票,又不想找供应商加税点拿发票,嫌出口退税麻烦,就找了个货代或报关行买单,用别人公司的名义报关把货搞出境。货是你的,钱是你赚的,但在海关和税局眼里,“出口方”是那个卖你单证的抬头公司。
2、双清包税
听起来很诱人,货代说:“你把货给我,国内清关、国外清关、目的国进口清关及关税等一切费用我全包,你啥都不用管”(也就是“门到门”全包)。
对卖家来说,确实省事儿 — 不用研究进口国的关税政策,不用自己对接清关。但风险就藏在“包税”里:很多货代为了压低成本,会通过“低报货值”的方式(比如你货值10万,他报3万),现在各国也在加大对于货值低申报的监管。
双清包税往往和“买单出口”绑定,就是货代在国内出口时,会用“买单”的方式,现在新规要求报真实货主,这意味着,靠“买单出口”的卖家不能再将货挂在别人的抬头上出口、自己“隐身”了,要么自己主动申报缴税,要么代理方就得替你扛税。(但没哪个代理会愿意)。
三 为什么要整顿买单出口?
很多卖家疑惑:“买单出口都存在这么久了,为啥现在突然严管?”其实不是“突然”,而是监管早就铺好了路:
(一)堵税收漏洞,维护财政与经济秩序
1、726.6亿税费流失加速监管升级:6月24号根据审计署发布24年度的审计报告中提到,由于协同治税等不到位,造成726.6亿元税费流失。截止到2025年3月底,税务与海关、财政、自然资源等部门尚未建立有效的数据共享和利用机制,税务部门内部对涉税数据关联分析不够协同;
2、《政务数据共享条例》打破信息差:8月1日起这个条例正式实施,从法律上“逼”着部门共享数据 —以前海关的报关记录、税务的发票信息、外汇的收汇情况,都是“各管各的”,现在24小时内必须实时同步。
数据一打通,系统自动比对,企业有没有虚报出口、少交税,哪儿对不上一眼就看出来,想靠“信息差”逃税根本不可能。
(二)监管技术手段成熟
以前是“想管管不了”,现在是“既能管、又能查”。核心因为是监管“技术+规则”双升级。
一方面,金税四期上线后,再加上“单一窗口”实现海关报关数据和税务数据实时对碰,企业的发票、资金、合同、货物这“四流”全被纳入监管。以前可能靠数据不同步蒙混过关,现在系统实时比对,比如报关的货值和发票金额对不上、收汇金额和出口金额不匹配,马上就会被盯上,想“买单”逃税的空间被压得特别小。
另一方面,2025年第15号、第17号公告又从规则上补了漏洞 —明确要求货代企业、电商平台必须如实申报,还强化了这些平台和税务部门的数据共享。
(三)反内卷构建税收公平
这几年不管哪个行业都卷得厉害,大家拼着压价搞恶性竞争,最后谁都没赚到钱。但这次的新政,其实是给市场“松绑”— 倒逼所有企业按规矩来,把竞争拉回“比产品、比服务”的正道上,对早就主动合规的卖家来说,这绝对是个好消息,终于能安心搞研发、做自有品牌,把精力放在长期发展上。对于还没合规的卖家,就要顺应大势,趁过渡期尽早整改。毕竟只有合规经营,才能稳稳当当做长期生意。
(四)国际监管“倒逼”合规
现在各国都在追着市场发展补税收漏洞,欧盟、美国海关动不动就以“低报货值”扣中国货物,很多时候问题就出在“买单出口+双清包税”上,整顿买单出口不只是“国内的事”,更是帮中国卖家在国际市场“正名”!
让合规经营的企业能更顺畅地做外贸,不用再为别人的“灰色操作”买单,也让“中国制造”的名声更可信。
四 税局是怎么查买单报关的?
我们结合上述一个被查案例来大家做拆解,货代用来买单的抬头公司,本质是“只借名字、不做业务”的空壳,从采购、销售到资金流,全是“零记录”。
1、零销售责任:
没和国外客户签销售合同,对出口商品的赔损、退换、售后一概不管 —正常贸易公司出口,会和客户明确售后责任,而抬头公司只是“报关单上的名字”,根本不参与实际交易;
2、零采购流程:
没和供应商签采购合同,也没有进项发票,货物流完全“悬空”— 真实出口企业会有完整的采购链条(比如从工厂进货的合同、发票),而抬头公司不用备货,自然没这些凭证;
3、零资金往来:
不负责收汇(外商货款不会进它账户),也不付供应商货款、物流费 —资金是贸易的核心,抬头公司怕资金进账后触发税务核查,所以全程不碰钱,所有资金都由实际货主通过第三方支付工具等回到自己个人卡;
4、零实际业务:
除了在报关单上留名,没任何实际经营动作(比如没有办公场地、没有业务人员对接)— 说白了,就是用来填报关信息的空壳,毫无真实贸易属性。
5、HS编码又多又杂:
正常企业出口货物品类相对固定,HS编码会集中在几个类别。但买单出口企业的报关单上,HS CODE五花八门,今天报服装,明天报机械,品类又多又乱,这种很明显是在帮不同货主“拼凑”报关单,税局一查一个准。
对于那些本身就是空壳、意图赚取手续费的“抬头公司”而言,承担巨额的所得税是不可想象的。要么选择自己背税,要么选择就是“出卖”真实货主,将货主的信息如实上报。
五 买单报关存在哪些风险?
很多卖家觉得买单报关能省事儿,其实背后全是风险,一旦中招,损失远比省的钱更多:
1、违法还亏税:既踩法律红线,又拿不到优惠!
买单报关本身就违反《海关法》: 相当于“用别人的名字出口自己的货”,属于虚假申报,违法点主要在三方面:可能涉及走私(比如货不对板)、故意避税、违规收外汇。
更亏的是,正规出口能享的福利全没了:
正常出口能免增值税、拿退税,但买单出口采购前端没发票退不了税,这笔成本还不能在交税时扣除,反而要多交所得税;
2、被查要补税+罚款+滞纳金!
买单出口时,货款大多进了你的个人账户,没走公司对公账,也没申报收入,这在税局眼里就是“隐匿收入、偷税漏税”。按《税收征收管理法》,不仅要补2笔税(13%的增值税+25%的企业所得税),还要交滞纳金(每天按补税金额的万分之五算);情节严重的,还要罚补税金额0.5~5倍的钱。
3、收汇陷“死循环”:个人卡收钱,越用越危险!
因为货是借别人名义出口的,因此钱你只能用个人卡或第三方支付(比如PayPal、WF)收钱。
个人卡长期收大额境外货款,银行会认定为“可疑交易”,涉嫌洗钱直接冻结账户,钱取不出来;此外外汇现在会同步给税局,因此很容易排查出来隐匿收入;最后公司账户没有钱,个人卡上很有钱,后续公司想贷款、融资征信也会被卡住。
六 跨境电商企业如何应对?
(一)采购前端有票的卖家
专票:
1、年出口额5000万以上:自主报关,赚退税
适合看重长期合规、想自己把控流程的大卖家。虽然跟供应商拿专票要多加 8%-10个点,但出口退税是退13个点,相当于额外赚一笔“退税收益”,还能避免合规风险。
2、年出口1000万-5000 万:代理出口,省麻烦
适合想省精力、看重资金周转的发展型卖家。能拿专票但不想自己跑退税(怕流程错、耗时间),找有资质的“外综服平台”(正规外贸代理)合作 — 平台帮你报关、退税,你只管搞业务,合规和资金周转都不耽误。
普票:
适合采购端只能开普票的中小卖家,不管是小规模还是一般纳税人,直接选“出口免税不退税” 就行。虽然没退税,但能合规报关、公账收汇,不用担“隐匿收入”的风险。
(二)采购前端无票的卖家
只要采购前端无票,你就做不到100%合规,只能选择退而求次的折中解决方案,说白点就是比裸奔安全点。
1、年出口额500万元以下:可以采用1039市场采购贸易模式,出口免增值税,合法收汇到公账,搭配所得税5%核定征收,降低税负成本。
2、年出口额1000-万以上:可以采用找能申请9610核定征收的综合试验区,享受增值税免税,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政策。(但目前很多地方基本不批)
广州正穗财税从事代理记账、公司注册、地址注册、商标专利版权注册申请、企业出口退税、税务异常处理、公司注销、项目申报等,为企业提供一站式企业服务,有20年行业服务经验,在多个领域独树一帜。
本站所有相关知识仅供大家参考、学习之用,不作为实际操作的法定依据。如有问题或相关需要,请咨询正穗财税。本文来源于互联网,其版权均归原作者及网站所有,如无意侵犯您的权利,请与小编联系,我们将会在第一时间核实,如情况属实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!



















